智能家居概念的起源

智能家居发展历程

“无论身在何处,家在身边,如影随形”

1994-1999年:萌芽期(这是智能家居在中国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整个行业还处在一个概念熟悉、产品认知的阶段,这时没有出现专业的智能家居生产厂商,只有一两家从事智能家居代理销售的公司。)
2000-2005年:开创期(国内先后成立了五十多家智能家居研发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天津、北京、杭州、厦门等地。智能家居的市场营销、技术培训体系逐渐完善起来,此阶段,国外智能家居产品基本没有进入国内市场。)
2006-2010年:徘徊期(2005年以后,由于上一阶段智能家居企业的野蛮成长和恶性竞争,给智能家居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行业用户、媒体开始质疑智能家居的实际效果,由原来的鼓吹变得谨慎,市场也增长减缓甚至出现了销售额下降。2005年-2007年,大约有20多家智能家居生产企业退出了这一市场。这一时期,国外的智能家居品牌却暗中布局进入了中国市场,而活跃在市场上的国外主要智能家居品牌都是这一时期进入中国市场的。)
2011-2020年:融合演变期(2011年以来,受房地产影响,市场明显看到了增长的势头。智能家居的放量增长说明智能家居行业进入了一个拐点,由徘徊期进入了新一轮的融合演变期。)

智能家居概念的起源

智能家居概念的起源甚早,但一直未有具体的建筑案例出现,直到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United Techno1ogies Building System)将建筑设备信息化、整合化概念应用于美国康乃迪克州(Conneticut)哈特佛市(Hartford)的CityPlaceBuilding时,才出现了首栋的[智能型建筑],从此也揭开了全世界争相建造智能家居的序幕。

智能家居是IT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向传统家电产业渗透发展的必然结果。由社会背景之层面来看,近年来信息化的高度进展,通讯的自由化与高层次化、业务量的急速增加与人类对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效率性要求的提高,造成家居智能化的需求大为增加﹔此外在科学技术方面,由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与电子信息通讯技术之成长,也促成了智能家居的诞生。

“无论身在何处,家在身边,如影随形”,在20世纪80年代初,80年代中期,住宅自动化概念初步形成。这个时候智能家具应运而生,它将家庭中的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安防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链接饿到一个家庭智能系统上,尽心集中或异地监视,控制家庭事务管理,并能够保持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即使身在异地,只要有一款通信设备在手,就可以通过手持设备进行监视与操纵。曾经在YouTube上看到一个视频。完美的讲述了智能家居的方便性和实用性以及未来发展大趋势。

2015年,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在议案中提出:“我们需要以‘互联网+’为驱动积极引导和建立健全相关监管体系,推动持续深入的互联网跨界融合,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升级。”从此互联网+概念普及开来智能家居也再次成为商业的的聚焦点;互联网公司意将其打造为互联网新的入口,传统家电厂将其作为自己打开互联网大门的敲门砖;电信运营商希望从此展开新的业务。这三股力量通过复杂的竞争关系聚集在一起,力求构建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虽然每个人对于智能家居的定义有可能不大相同,但是智能家居的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想法,也拓宽了人们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对通信,对技术的认知。“无论身在何处,家在身边,如影随形”智能家居也在朝着为满足人们对安全,舒适,方便和符合绿色环境保护的需求而努力!

PS:智能家居发展历程:
1994-1999年:萌芽期(这是智能家居在中国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整个行业还处在一个概念熟悉、产品认知的阶段,这时没有出现专业的智能家居生产厂商,只有一两家从事智能家居代理销售的公司。)

2000-2005年:开创期(国内先后成立了五十多家智能家居研发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天津、北京、杭州、厦门等地。智能家居的市场营销、技术培训体系逐渐完善起来,此阶段,国外智能家居产品基本没有进入国内市场。)

2006-2010年:徘徊期(2005年以后,由于上一阶段智能家居企业的野蛮成长和恶性竞争,给智能家居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行业用户、媒体开始质疑智能家居的实际效果,由原来的鼓吹变得谨慎,市场也增长减缓甚至出现了销售额下降。2005年-2007年,大约有20多家智能家居生产企业退出了这一市场。这一时期,国外的智能家居品牌却暗中布局进入了中国市场,而活跃在市场上的国外主要智能家居品牌都是这一时期进入中国市场的。)

2011-2020年:融合演变期(2011年以来,受房地产影响,市场明显看到了增长的势头。智能家居的放量增长说明智能家居行业进入了一个拐点,由徘徊期进入了新一轮的融合演变期。)